小 (天津风不是天津的风移动页面Acceptance至接纳度)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Version|1.8}} | {{Version|1.8}} | ||
''' | ''' 接纳度(英文:Acceptance)''' 代表了一类人群在本国内被如何对待。人群的''' 接纳地位(英文:acceptance status )'''主要由其[[ 文化]] 和[[ 宗教]] ,以及人群所在国家相关[[ 权力结构法律|'' 公民权'' 和 '' 教会与国家'' 法律组]] 所决定的。 | ||
人群的接纳度数值介于0到100之间,决定了人群的接纳地位。 | |||
== | == 接纳地位 == | ||
<section begin="status_table"/> | <section begin="status_table"/> | ||
{| class="mildtable" style="float:right" | {| class="mildtable" style="float:right" | ||
! | ! 地位 !! 接纳度 !! 移民倾向 | ||
|- | |- | ||
| {{icon|Violent Hostility|3=1}} || 0-19 || 100 | | {{icon|Violent Hostility|3=1}} 暴力对抗 || 0-19 || 100 | ||
|- | |- | ||
| {{icon|Cultural Erasure|3=1}} || 20-39 || 100 | | {{icon|Cultural Erasure|3=1}} 文化抹除 || 20-39 || 100 | ||
|- | |- | ||
| {{icon|Open Prejudice|3=1}} || 40-59 || 50 | | {{icon|Open Prejudice|3=1}} 公开歧视 || 40-59 || 50 | ||
|- | |- | ||
| {{icon|Second-class Citizen|3=1}} || 60-79 || 20 | | {{icon|Second-class Citizen|3=1}} 二等公民 || 60-79 || 20 | ||
|- | |- | ||
| {{icon|Full Acceptance|3=1}} || 80-100 || 0 | | {{icon|Full Acceptance|3=1}} 完全接纳 || 80-100 || 0 | ||
|}<section end="status_table"/> | |}<section end="status_table"/> | ||
接纳地位由低到高共有五个等级。 | |||
公民权法律对每个等级都有不同作用,例如禁止投票或允许同化,以及对工资、政治力量、忠诚度和激进度的影响。 | |||
除法律影响之外,人群在 {{iconify|homeland|state status|文化本土}} 额外拥有 {{green|+10}} 接纳度。反之,当一个新的文化社群在某个地区刚刚建立时,该文化社群的人群将拥有一个初始的 {{red|−30}} 接纳度惩罚,但随着时间推移,该惩罚会每月减少 {{green|0.25}} 直到 '''0''' 。 | |||
每级接纳地位拥有基础移民倾向值,当人群接纳度更高时,移民倾向就会降低。 | |||
在战争期间因战斗或损耗死亡的人群,会根据其在战争双方国家的接纳地位影响战争双方的厌战度,且会与牺牲造成的厌战度叠加。 | |||
{{clear}} | {{clear}} | ||
=== | === 暴力对抗 === | ||
[[File:Acceptance tier1.png|48px|left]] '' | [[File:Acceptance tier1.png|48px|left]] '' 拥有这种身份的人群遭到如此公开的蔑视、诽谤和迫害,以至于普通民众宁愿将他们从地球上抹去,也不愿浪费精力和时间将他们融入社会。'' | ||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100'''。在战争中牺牲时不会获得额外厌战度。 | |||
=== | === 文化抹除 === | ||
[[File:Acceptance tier2.png|48px|left]] '' | [[File:Acceptance tier2.png|48px|left]] '' 拥有这种身份的人群发现自己处于主体民族社会的铁蹄之下,该社会的主要目标是抹去这些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体系。只有在那之后,主体民族才会开始探索如何将这些人同化到主流社会。'' | ||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100'''。在战争中牺牲时不会获得额外厌战度。 | |||
=== | === 公开歧视 === | ||
[[File:Acceptance tier3.png|48px|left]] '' | [[File:Acceptance tier3.png|48px|left]] '' 拥有这种身份的人群被允许与社会其他成员一起生活。然而,这种看似中立的共存状态是以其自身的风格习惯和信仰体系持续受到上层人士的审视和否定为代价的。'' | ||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50'''。在战争中牺牲时,所在国额外获得 '''150%''' 厌战度,敌国不获得额外厌战度 | |||
=== | === 二等公民 === | ||
[[File:Acceptance tier4.png|48px|left]] '' | [[File:Acceptance tier4.png|48px|left]] '' 拥有这种身份的人群名义上享有许多社会福利。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被社会视为和对待为下等人,常常面临歧视、权利受限以及获取资源和机会的渠道受阻。'' | ||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20'''。在战争中牺牲时,所在国额外获得 '''150%''' 厌战度,敌国额外获得 '''50%''' 厌战度。 | |||
=== | === 完全接纳 === | ||
[[File:Acceptance tier5.png|48px|left]] '' | [[File:Acceptance tier5.png|48px|left]] '' 拥有这种地位的人群是社会完全接纳的成员,享有无限的社会流动性和优越的稳定性。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信仰体系和社会经济声誉塑造了整个社会结构,而其他人都在努力向其看齐。'' | ||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0'''。在战争中牺牲时,额外获得 '''300%''' 厌战度。 | |||
== | == 提示== | ||
* | * 在游戏过程中,要尽可能向公民权和宗教法律更自由的方向改革。With ''{{iconify|Cultural Exclusion|law}}'' and ''{{iconify|Total Separation|law}}'', base acceptance is {{green|+35}}, which usually sets minimum acceptance at the level of ''{{icon|Cultural Erasure|3=1}}'', even with penalties. | ||
* In particular, ''{{iconify|State Religion|law|link=State Religion law}}'' should be repealed when possible, as it is likely to push acceptance to ''{{icon|Violent Hostility|3=1}}'', due to its base acceptance value of {{red|−25}} for most religions. | * In particular, ''{{iconify|State Religion|law|link=State Religion law}}'' should be repealed when possible, as it is likely to push acceptance to ''{{icon|Violent Hostility|3=1}}'', due to its base acceptance value of {{red|−25}} for most religions. | ||
== | == 参考资料 == | ||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
{{ | {{EconomyNavbox}} | ||
[[Category:Game concepts]] | [[Category:Game concepts]] | ||
[[en:Acceptance]] | [[en:Acceptance]] |
2025年3月18日 (二) 22:50的版本
接纳度(英文:Acceptance)代表了一类人群在本国内被如何对待。人群的接纳地位(英文:acceptance status)主要由其文化和宗教,以及人群所在国家相关公民权 和 教会与国家 法律组所决定的。
人群的接纳度数值介于0到100之间,决定了人群的接纳地位。
接纳地位
地位 | 接纳度 | 移民倾向 |
---|---|---|
![]() |
0-19 | 100 |
![]() |
20-39 | 100 |
![]() |
40-59 | 50 |
![]() |
60-79 | 20 |
![]() |
80-100 | 0 |
接纳地位由低到高共有五个等级。
公民权法律对每个等级都有不同作用,例如禁止投票或允许同化,以及对工资、政治力量、忠诚度和激进度的影响。
除法律影响之外,人群在 文化本土 额外拥有 +10 接纳度。反之,当一个新的文化社群在某个地区刚刚建立时,该文化社群的人群将拥有一个初始的 −30 接纳度惩罚,但随着时间推移,该惩罚会每月减少 0.25 直到 0。
每级接纳地位拥有基础移民倾向值,当人群接纳度更高时,移民倾向就会降低。
在战争期间因战斗或损耗死亡的人群,会根据其在战争双方国家的接纳地位影响战争双方的厌战度,且会与牺牲造成的厌战度叠加。
暴力对抗
拥有这种身份的人群遭到如此公开的蔑视、诽谤和迫害,以至于普通民众宁愿将他们从地球上抹去,也不愿浪费精力和时间将他们融入社会。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100。在战争中牺牲时不会获得额外厌战度。
文化抹除
拥有这种身份的人群发现自己处于主体民族社会的铁蹄之下,该社会的主要目标是抹去这些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信仰体系。只有在那之后,主体民族才会开始探索如何将这些人同化到主流社会。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100。在战争中牺牲时不会获得额外厌战度。
公开歧视
拥有这种身份的人群被允许与社会其他成员一起生活。然而,这种看似中立的共存状态是以其自身的风格习惯和信仰体系持续受到上层人士的审视和否定为代价的。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50。在战争中牺牲时,所在国额外获得 150% 厌战度,敌国不获得额外厌战度
二等公民
拥有这种身份的人群名义上享有许多社会福利。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被社会视为和对待为下等人,常常面临歧视、权利受限以及获取资源和机会的渠道受阻。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20。在战争中牺牲时,所在国额外获得 150% 厌战度,敌国额外获得 50% 厌战度。
完全接纳
拥有这种地位的人群是社会完全接纳的成员,享有无限的社会流动性和优越的稳定性。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信仰体系和社会经济声誉塑造了整个社会结构,而其他人都在努力向其看齐。
处于该接纳地位的人群基础移民倾向为 0。在战争中牺牲时,额外获得 300% 厌战度。
提示
- 在游戏过程中,要尽可能向公民权和宗教法律更自由的方向改革。With
Cultural Exclusion and
Total Separation, base acceptance is +35, which usually sets minimum acceptance at the level of
, even with penalties.
- In particular,
State Religion should be repealed when possible, as it is likely to push acceptance to
, due to its base acceptance value of −25 for most relig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