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本頁面適用於最新的版本(1.5)。
(重新導向自Culture

文化 (英文:Culture)是人群以及國家的機制。每個人群都擁有自己的文化;而每個國家都擁有至少一個主流文化,並根據公民權法律來決定該國接納或歧視的人群。

文化特質

主條目:文化列表

文化特質是文化的特性,例如其主流語言與起源地區。國家主流文化與一個人群的文化在文化特質上的相似性,以及國家的現行公民權法律,決定了該人群是否被歧視。每個文化都擁有2-4個特質,包括1個傳承特質 與1-3個其他特質

文化特質決定了兩個文化相近的程度。大多數法律接納與其主流文化至少有一個相同特質的其他文化,無論是傳承特質或其他特質。

  • 傳承文化特質:一類文化特質,詳細說明了某文化的起源地區。某些公民權法律在決定一個人群是否被歧視時,認為傳承文化特質比其他文化特質更重要。文化傳承特質通常與該人群的種族相關,例如「歐洲傳承」、「中東傳承」。
  • 其他文化特質:除傳承特質以外的文化特質,通常和人群所講的語言有關。

歧視

不被該國公民法所接受的文化人群被認為是受歧視的。受歧視的人群更有可能變得激進,引發動亂。此外,受歧視的人群往往成為事件的目標,這些事件降低了他們的生活水平,進一步增加了激進派和動亂。人群也不太可能移民到一個他們會受到歧視的國家。

一個國家的受歧視人群:

  • 工資比同事更少
  • 政治力量更低
  • 更不可能獲得某些職業的資質
  • 隨時間自然成為激進派
  • 更可能移民

文化本土

文化本土包括那些該文化的人群在歷史上或天然地認同為自身領土的地域。比起其他地區,人群更傾向於遷移到自己的本土,而且居住在那裏的人群永遠不會考慮同化。

發起外交博弈征服被視為你國家主流文化本土的地區,會被認為較具有合法性,產生的惡名比通常而言要顯著較少。

每個地域都是一種或多種文化的文化本土,如地域的文化信息所示。人群更有可能移居到擁有其文化本土的國家,而許多國家的建立需要其控制其主要文化本土的一定比例。

少量的事件或日誌條目可以添加或刪除文化本土。

分離主義

非主要文化在控制其文化本土的國家面臨嚴重動亂時,可能會試圖脫離並建立自己的國家。

要開始分離運動,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這種文化不是這個國家的主流文化
  • 在這個國家內,這種文化有超過50%的動亂
  • 在文化本土所在地域,這種文化的人口至少佔該地人口的33%
  • 這種文化的分裂標籤尚未存在

當這些條件得到滿足時,每周都有可能開始一場分裂運動;一旦分裂開始,就會像革命一樣走向內戰。

當革命進度達到100%時,分裂文化的文化故土,其中分裂文化至少佔人口的33%的地域脫離形成國家,並打上相應文化國家的標籤,對應地,他們的前控制者自動並立即開始外交行動,目標重新吞併分裂國家。

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分裂出來。在超過一個國家中不是主要文化的文化似乎不能分離。

USA 24.png 美利堅合眾國內戰帶來的分裂是一個特殊的例子,它不使用文化分裂的機制。

主流文化變更

一國之主流文化僅能通過特殊事件等變更,大多經由可成立國家,由此新建之國家依據寫好的規則獲得/甚至失去主流文化。

特定日誌條目可以新增或移除主流文化,但該國被從地圖上抹去後又重新出現後並不能繼承此變動。成立某國時如滿足某特定日誌給予的條件,也可能發生額外的主流文化變更.

Type Cause Country Effect
日誌 [西裔南美]民族 北安第斯、南安第斯和普拉塔國家
  • 將地區性文化替換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例如南安第斯→智利
日誌 阿爾及利亞抵抗戰爭 Flag ALD.png 阿爾及利亞
日誌 擴張聯邦 波蘭-立陶宛的國旗 波蘭-立陶宛
日誌 DLC Colossus of the South.png 我,至高無上者 巴拉圭的國旗 巴拉圭
  • Choosing not to continue Francia's legacy removes Guarani
日誌 匈牙利事務 AUS absolute monarchy.png 奧地利
  • Completing the entry adds Hungarian; failing it gives the option to add Hungarian
日誌 靈龜島民族 沒有結果
  • When using the button Offer Confederation, adds a random primary culture of the annexed country
日誌 DLC Voice of the People.png 法國的自然疆界 Flag FRA.png 法蘭西
  • There is an option to add Wallonian, Breton, Occitan, and Franco-Provençal
日誌 重建 USA 24.png 美利堅合眾國
  • If the entry Equality for All was completed, adds Afro-American
  • If the entry Readmit the Secessionist States was not completed, removes Dixie
統一 中歐/神聖羅馬帝國 統一候選人
  • If a Law council republic.png Council Republic and France is not, there is an option to add French
  • If a non-Council Republic and not fascist, there is an option to add French
統一 里約拉普拉塔 統一候選人
  • If formed by 巴拉圭的國旗 巴拉圭 that continued Francia's legacy, adds Guarani
  • If any of the Chilean coastal states still have South Andean homelands, there is an option to add South Andean
統一 斯堪的納維亞的國旗 斯堪的納維亞 統一候選人
  • If Ostrobothnia and Southern Finland are owned, there is an option to add Finnish

統一

有些國家可以在遊戲開始後成立,有些國家則在遊戲開始時就存在,但如果它們不存在,其中的某些國家可以被重建。成立國家通常通過文化界面實現。

次要統一

對於此類統一,成立目標國家需要的條件如下:

  • 該國家目前不存在
  • 至少擁有一種所需的主流文化
  • 國家位階低於該可成立國家
  • 控制一定比例的要求地區
  • 部分國家有其他要求

一旦滿足要求,就可以通過「文化」界面的按鈕成立目標國家。成立國家時將會更換主流文化和國旗,並提升國家位階。

某些擁有所需地區的附庸也會參與統一,如果他們也有相應的主流文化,那麼他們也會被吞併,即使他們擁有的某些地區並非成立國家所需的土地。

重大統一

德意志的國旗 德意志意大利的國旗 意大利斯堪的納維亞的國旗 斯堪的納維亞Federation of the Andes.png 安第斯聯邦的成立屬於重大統一。成立這些國家的過程更加複雜。

首先,一個國家需要有匹配的主流文化、足夠高的國際地位,並可能需要研究所需科技(例如成立斯堪的納維亞需要泛民族主義)。在滿足相關要求後,該國會成為統一候選者。國際地位下降不會取消該身份。

與次要統一類似,重大統一也需要控制一定比例的所需土地。然而,如果兩國關係足夠高,其他文化匹配的本身不是統一候選者的國家,也可以支持統一候選者。支持候選者的國家將會根據要求提供其控制的領土,並在成立國家時被吞併。作為附屬國,即使其宗主國是一個完全無關的國家,也可以支持統一候選者。

同一個國家可能有多個統一候選者。雖然這並不能阻止國家的成立,但如果小國比起另一個更喜歡其中一個候選者,它們可以支持任何一個候選人,或者如果與兩國關係都很密切,它可能不支持任意一方。一個候選者可以在成立國家界面以一種特殊外交博弈為藉口向另一個候選者宣戰,稱之為領導權博弈。該博弈的目標是令其他國家放棄他們統一的野心,將其從統一候選者中除名。這是一場正常的外交博弈;雙方都可以拉攏其他國家,退讓,或提出其他戰爭目標等等。放棄統一候選者身份的國家將會變成普通的小國,並可以支持其他候選者。

如果並非所有小國都支持某統一候選者,且沒有其他候選者,統一博弈將被啟用。所有支持該候選者的小國都將作為盟友加入,而所有其他小國都將成為戰爭目標。同樣的,其他國家也可以加入該外交博弈。與大多數外交博弈不同,即使雙邊關係很高也可以開啟統一博弈。

被其他文化的國家控制的地區將不會直接參加重大統一;候選者可以用常規方法征服他們,或者通過某些方法使支持者控制這些地區,以滿足統一國家所需的要求。

其他統一

加拿大的國旗 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國旗 澳大利亞殖民領可以由共同的宗主國或其自身通過特殊決議合併。

北德意志邦聯的國旗 北德意志邦聯南德意志邦聯的國旗 南德意志邦聯可以通過相關文化國家的日誌成立。一個國家必須成為主要政權並研究民族主義科技才能啟用該日誌。當該日誌啟用且該國直接控制至少10個完整地區時,其將自動變為邦聯國家並獲得事件給予的影響力威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