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查理十世被趕下王位並迎立路易·菲利普已經過去了六年。王冠時刻受到威脅的路易·菲利普統治手段愈發強硬。法蘭西會迎來更自由的未來嗎?
法蘭西是位於西歐的
列強。與
比利時、
普魯士、
西班牙、
瑞士、
撒丁-皮埃蒙特和
尼德蘭的聯統國
盧森堡相鄰。 法蘭西的殖民地、條約港和未整合領地在美洲與
大不列顛、
尼德蘭和
巴西等國相鄰,在北非與 沒有結果貝伊以及 沒有結果埃米爾的領地共享邊界;在西非,File:FTR.png 富塔托洛、
阿散蒂及叢林中的鬆散部族是法蘭西的鄰邦,本地治里被印度的
東印度公司包圍。
歷史背景
中文的「法國」是「法蘭西國」之簡稱,「法蘭西」最早源於拉丁文中的「Francia」,意指「法蘭克人之國」。在漢字文化圈中,法國的常用漢字表記有「法蘭西」和「佛蘭西」兩種形式。漢語和越南語中使用用「法蘭西」,簡稱「法國」,而日語和朝鮮語中則沿用「佛蘭西」,簡稱「佛國」。
古典時代晚期,高盧被數個日耳曼國家瓜分,法蘭克人接受了高盧羅馬文化,改說羅曼語族語言。墨洛溫王朝定巴黎為首都。矮子丕平之子查理統一了法蘭克諸國,建立跨越西歐與中歐的龐大帝國,史稱「查理曼帝國」,爾後陷入分裂,其中西法蘭克傳承至1190年,卡佩王朝的國王自立為「法蘭西國王」,首次使用「法蘭西」作為國名,為後世沿用。
舊制度
法蘭西王國在十字軍東征運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兩百年間,東征的法蘭西騎士源源不斷,是十字軍的主力之一——無論對壘的十字軍是否屬於法國所派,阿拉伯人皆稱之為「法蘭克人」。經歷百年戰爭與宗教戰爭後,1589年,納瓦拉國王恩里克繼承法國王位,稱亨利四世,開啟波旁王朝的統治。之後,法國分別贏得了三十年戰爭、西班牙戰爭,國力於路易十四統治期間達至巔峰,成為無可爭議的第一強權。路易十四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人治不可挑戰。路易十四統治期間的法國,不僅是歐洲第一的人口大國,更是當時世界的陸海雙料霸權,在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地位舉足輕重。法語成為歐洲上層社會首崇的語言,在外交、科學和文學上皆為最為通用之語言。法國在美洲、非洲和亞洲都擁有殖民地,稱為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宗教方面,路易十四撕毀《南特敕令》,囚禁上千名雨格諾派信徒,維護天主教支配地位。
法國的霸主地位在路易十四統治後期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開始動搖,在七年戰爭中戰敗,失去在美洲和印度的廣大殖民地。不過,法國在歐領地繼續擴張:洛林和科西嘉島分別在1766年和1770年成為法國的一部分。路易十六是路易十五之孫,期間啟蒙思潮興起,法國科學家也創造有科學成就——1778年安托萬·拉瓦錫發現氧氣;1783年孟格菲兄弟發明載人熱氣球。法國探險家路易·安托萬·布干維爾和拉彼魯茲伯爵參與全球航行與地理勘探。啟蒙思潮宣揚理性主義,主張將理性主義作為統治合法性和權威性的來源和判斷標準,這動搖了法國君主專制的思想根基。
大革命
路易十六以大量資金支持美國獨立,為尋求解決財政問題,於1789年5月召開三級會議,但會議很快陷入僵局。第三等級平民的代表對於自身權利不滿,自行組織國民議會,公開反對王權權威。數日內局勢緊張,巴黎陷入暴動,7月14日,憤怒的示威者攻占了法國王權的象徵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就此爆發。8月26日《人權宣言》頒布,這是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據此法國確立基本的人權。宣言強調「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言論自由以及司法公正。它呼籲廢止王室與貴族的特權,主張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權利。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出逃,打破了民眾對於君主立憲的幻想,儘管路易十六隨後同意簽署新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多數民眾自此開始傾向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而廢除君主或是削弱王權的嘗試遭到歐洲其他國家的反對,奧地利和普魯士國王發表過《皮爾尼茨宣言》警告革命者不要進一步侵犯路易十六的權力。1792年4月20日法國對奧地利宣戰,法國大革命戰爭爆發。戰爭期間法國國內暴亂接連不斷,8月10日民眾攻占杜伊勒里宮,拘禁國王、王后,九月屠殺隨後發生。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1793年,路易十六被判叛國,被送上斷頭台。
新生的共和國面臨內憂外患——歐洲列強不斷施加壓力,國內反革命暴亂不斷。9月,羅伯斯庇爾建立專政統治,稱為雅各賓專政,同時國內「藍黨」(革命派)與「白黨」(保王派)衝突不斷。經過一系列戰爭後,第一次反法同盟和國內的反革命暴動都被挫敗,共和國得以存活,有的法軍甚至攻入國外,在鄰國建立一系列「姊妹共和」(例如內萊茵共和國)。熱月政變終結了羅伯斯庇爾的專政,但熱月黨人的統治並不持久。1799年英國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進攻法蘭西共和國,軍方逐漸控制法國政局。1799年,拿破崙·波拿巴等人發動霧月政變,推翻熱月黨人的督政府,拿破崙隨後成為了新政府的「第一執政」並於1802年擊敗第二次反法同盟。1804年,拿破崙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05年他又自立為意大利國王。拿破崙的軍事和政治行動引發前後12年的拿破崙戰爭,改寫歐洲的政治地圖,在全世界傳播法國的理念和改革,包括米制、拿破崙法典和人權的觀念。最終,法軍折戟俄國,並遭第六次反法同盟擊敗。波旁王朝於1814年復辟,1815年短暫的百日復辟插曲也隨着滑鐵盧而告終。
復辟的波旁王朝被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路易-菲利普一世沒有被加冕為「法國國王」,而是登基為「法國人的國王」。在它之前,波旁復辟在1814年至1830年間建立了被稱為「保守的」君主制度,七月王朝被稱為「自由的」,它的國王不得不放棄以君權神授說為基礎的君主專制制度(絕對專制制度)。1831年1月底,路易-菲利普在回答加亞克市議會發給他的祝詞時,給新政權的理想下了定義:「我們將試圖持衡於中道,既免於平民權力的過分,又免於國王權力的濫用。」
成立
若法蘭西不復存在,可由任意控制法蘭西島的國家釋放
日誌與決議
當
人民之聲DLC啟用時,法蘭西將解鎖數個日誌條目。其中包括對阿爾及利亞的征服,擴張法蘭西邊界,爭奪法蘭西王位,德雷福斯事件,以及 沒有結果。
征服阿爾及利亞
1827年,所謂的扇擊事件導致法國對阿爾及爾德伊國進行了軍事封鎖。三年後,我們的軍隊在阿爾及利亞海岸大舉登陸,在斯塔韋利戰役中決定性地擊敗了侯賽因德伊的軍隊。舊的德伊國隨着他的失敗一起崩潰,但機會主義者和覬覦者迅速填補了它留下的空缺。
我們的征服尚未完成。直到法蘭西的旗幟在阿爾及利亞的所有村莊飄揚,所有叛亂者都倒在沙子裡,我們才能停下腳步。
法蘭西萬歲!
展開
可見條件:
|
觸發於:
|
觸發時效果:
|
|
完成條件:
|
完成時效果:
|
|
失敗條件:
|
失敗時效果:
|
|
每月:
- 10%概率觸發 French [Algieran state] Raided
|
The Algerian Departmen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Algeria from a colonial frontier ruled by the saber, to an integral part of metropolitan France has begun.
However, as our administrators discovered during the conquest, native loyalty is both hard-bought and fickle. In order to properly exploit the many resources of Algeria, we must either bring in a more loyal population base, or we must take drastic measures to ensure the loyalty of the one already there.
展開
可見條件:
|
觸發於:
- Event The Proclamation of Algiers
|
觸發時效果:
|
|
完成條件:
- Completely owns and has
incorporated with less than 10% turmoil:
- Either
- Has 20% or higher French culture pops in:
- Maghrebi and Amazigh are not discriminated
|
完成時效果:
- Triggers event A French Algeria
|
|
失敗條件:
|
失敗時效果:
- Triggers event The Algerian Fiasco
|
|
On monthly:
- 10% chance of triggering event The Arab Bureaux
|
The French Foreign Legion
If we are to rule in Africa, we must establish a permanent military presence on the continent. We must be prepared to accept that these forces will have to be recruited from local populations and from brave or desperate soldiers of foreign nations.
展開
可見條件:
|
觸發於:
- Event The Proclamation of Algiers
|
觸發時效果:
|
|
完成條件:
- At least three states in the North Africa region:
- Have level 20 or higher
Barracks with 50% or more employment
|
完成時效果:
- Triggers event The French Foreign Legion
|
|
失敗條件:
|
失敗時效果:
|
法國的自然疆界
Expansionistic tendencies have once again arisen in France. The citizens, or at least some of the loudest citizens, demand that our borders extend to the banks of the Rhine and the slopes of the Alps.
展開
可見條件:
|
Activation conditions:
- 已研究
民族主義
- 任意舉足輕重的
執政利益集團滿足以下之一:
- 是
軍隊
- 領袖擁有下列意識形態之一:
獨裁主義
波拿巴派
族裔民族主義
法西斯主義
整合主義
沙文主義
|
觸發時效果:
|
|
完成條件:
- 完全擁有所有法蘭西
文化本土
- Completely owns and has
incorporated:
|
完成時效果:
- 觸發The Natural Borders of France事件
|
|
失效條件:
- Rejected seeking the natural borders
|
失效時效果:
|
德雷福斯事件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J'Accuse...!", a growing discord has been threatening to tear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fabric of France asunder. What started as a debate about the innocence of a single man has taken on far greater dimensions:
Monarchists pitted against republicans, liberals against conservatives, and devout Catholics against secularists. All attempting to settle the question once and for all: Is our country the France of St. Louis, or the France of Voltaire?
展開
可見條件:
|
觸發於:
|
觸發時效果:
|
|
完成條件:
- Entry is active for 5 years
|
完成時效果:
- Triggers event The Retrial
- Effect of event depends on Case strength
- 4 or less: Reincarceration
- 5 to 9: Pardon
- 10 or more: Exoneration
|
|
On monthly:
- 5% chance of triggering events:
- At-home Asphyxiation
- [Emile Zola] Accused of Libel
- Dreyfusard Board Game Spreads
- Anti-Dreyfusard Riot in [State]
- Esterhazy Admits Guilt in Interview.
|
分裂的君主主義者
Three dynastic lines have claims on the French throne: the Orléanists, who back the constitutional July Monarchy established in 1830, the Legitimists who support the deposed Charles X of Bourbon and his descendants, and the Bonapartists, who seek to restore Napoleon Bonaparte's family to power. All three dynastic monarchists vie with the powers-that-be and each other to see their particular claimants put upon the throne of France.
Cement the House of [Dynasty]
France is a tumultuous land, and has seen more governments come and go in recent generations than some other countries have seen pass over centuries. To firmly establish the monarchy, the House of [Dynasty] must prove that it can provide the stability France cries out for.
展開
可見條件:
|
觸發於:
- Any of:
- Event The Enduring House of [Dynasty]
- Event The [Dynasty] Restoration
- Coup by interest group supporting one of the dynasties
|
觸發時效果:
|
|
完成條件:
- Has reached 120 progress
- No civil war is above 10% progress
|
完成時效果:
- Triggers event The Eternal House of [Dynasty]
|
|
失敗條件:
- Either:
- Does not have
Monarchy
- A different dynasty rules
|
失敗時效果:
- Removes 300 progress from all dynasties for journal entry Divided Monarchists
|
|
On monthly:
- If legitimacy is 90 or more:
- Else if legitimacy is 75 or more:
- Else if legitimacy is 50 or more:
- Gain no progress if any civil war is above 10% progress
- If any dynasty has reached 360 progress,
- If ruling, trigger event The Enduring House of [Dynasty]
- Otherwise, trigger event The [Dynasty] Restoration
- 10% chance of triggering event The [Dynasty] World
- 5% chance of triggering event Republican Apostasy
|
時局
科技
法蘭西開局時已研發所有第一時代科技和部分第二時代科技。
生產科技 |
軍事科技 |
社會科技
|
|
干船塢
螺旋槳蒸汽護衛艦
錢袋權
總參謀部
拿破崙戰術
火帽
|
執法
證券交易所
中央銀行
中央檔案館
殖民
平等主義
大眾傳播
醫學學位
辯證法
浪漫主義
|
政治
France is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with King Louis-Philippe d'Orléans supporting the
Industrialists.
初始機構
類型 |
等級
|
殖民事務 |
1
|
社會保障 |
1
|
教育 |
2
|
執法 |
1
|
內務 |
1
|
分裂的君主主義者
日誌「分裂的君主主義者」呈現着三方勢力對法蘭西王位的角逐,他們分別是:開局時掌權的奧爾良派,支持波旁王室的正統派,以及謀求復辟拿破崙王朝、振興法蘭西帝國的波拿巴派。
只要法蘭西仍然實行君主制,且上述派系均未鞏固其統治地位,則三方均有機會奪取王位,而最終通過此日誌產生的君主則取決於得勢的陣營與遊戲所處的時間。另外,只有路易-菲利普·德·奧爾良和路易-拿破崙·波拿巴擁有預設肖像。
意識形態
|
姓名 |
利益集團 |
特質 |
文化 |
活躍年代 |
展開注釋
|
奧爾良主義者
|
路易-菲利普·德·奧爾良 |
實業家 |
圓滑 |
法蘭西 |
1850之前
|
路易-菲利普一世,法蘭西開局君主
|
菲利普·德·奧爾良 |
軍隊 |
進攻策劃師 |
法蘭西 |
1850-1893
|
菲利普親王,巴黎伯爵
|
菲利普·德·奧爾良 |
軍隊 |
政治運作者
執着
探險家 |
法蘭西 |
1870-1893(王儲) 1894-1925
|
菲利普親王,奧爾良公爵
|
讓·德·奧爾良 |
軍隊 |
|
法蘭西 |
1894-1925(王儲) 1925之後
|
讓親王,吉斯公爵
|
正統派
|
路易·德·波旁 |
軍隊 |
進攻策劃師
偏執 |
法蘭西 |
1844之前
|
路易·安托萬,昂古萊姆公爵
|
亨利·德·波旁 |
地主 |
傲慢
政治運作者 |
法蘭西 |
1844年之前(王儲) 1844-1882
|
亨利,尚博爾伯爵
|
讓·德·波旁 |
地主 |
內斂 |
西班牙 |
1844-1882(王儲) 1883-1886
|
胡安親王,蒙蒂松伯爵
|
夏爾·德·波旁 |
地主 |
進攻策劃師
雄心勃勃
虔誠 |
西班牙 |
1883-1886(王儲) 1887-1908
|
卡洛斯親王,馬德里公爵
|
雅克·德·波旁 |
軍隊 |
測量員
虔誠 |
西班牙 |
1887-1908(王儲) 1909-1930
|
海梅親王,馬德里公爵
|
夏爾·德·波旁 |
軍隊 |
堅定防禦者
虔誠
謹小慎微 |
西班牙 |
1909-1930(王儲) 1930之後
|
阿方索·卡洛斯親王,聖海梅公爵
|
阿方索·德·波旁 |
軍隊 |
傲慢
昂貴嗜好
政治運作者 |
西班牙 |
1930之後(王儲)
|
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
|
波拿巴主義者
|
路易-拿破崙·波拿巴 |
小市民 |
雄心勃勃
有經驗的政治運作者
煽動者 |
法蘭西 |
1873之前
|
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
|
拿破崙·波拿巴 |
軍隊 |
勇敢
測量員 |
法蘭西 |
1873-1878
|
拿破崙·歐仁·路易·讓·約瑟夫·波拿巴
|
拿破崙·波拿巴 |
地主 |
傲慢
政治運作者 |
法蘭西 |
1873-1878(王儲) 1879-1925
|
拿破崙親王維克多
|
路易·波拿巴 |
小市民 |
勇敢
魯莽
山地作戰專家 |
法蘭西 |
1915-1925(王儲) 1925之後
|
拿破崙親王路易
|
利益集團
In government, the
Landowners lead the
Resistance Party and are joined by the
Armed Forces and
Catholic Church, while the Industrialists lead the
Republican Party with no other members.
In opposition, the
Industrialists are being
suppressed and lead the
Republican Union, joined by the
Rural Folk. The
Petite Bourgeoisie and
Trade Unions are
marginalized.
歷史角色
政治家
展開
姓名 |
職責 |
利益集團 |
意識形態 |
特質
|
路易-菲利普·德·奧爾良 |
統治者 |
實業家 |
奧爾良派 |
政治運作者
圓滑
|
費迪南·菲利普·德·奧爾良 |
繼承人 |
軍隊 |
奧爾良派 |
受歡迎的指揮官
Wrathful
Expensive Tastes
|
維克多·德·布羅意 |
政治家 |
地主 |
奧爾良派 |
有經驗的政治運作者
圓滑
|
阿道夫·梯也爾 |
政治家 |
知識分子 |
改良主義者 |
有經驗的政治運作者
魅力四射
|
馬蒂厄·德·拉德羅姆 |
政治家 |
鄉村民眾 |
激進主義者 |
政治運作者
創新精神
|
讓-弗朗索瓦·莫卡爾 |
政治家 |
小市民 |
波拿巴派 |
有經驗的外交家
謹小慎微
|
讓-德-迪厄·蘇爾特 |
政治家 |
軍隊 |
溫和主義者 |
有經驗的防守策劃師
魯莽
掠奪者
|
雅克·拉菲特 |
政治家 |
實業家 |
改良主義者 |
政治運作者
魯莽
|
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里昂 |
政治家 |
天主教會 |
正統派 |
浪漫
鼓舞人心的演說家
虔誠
|
夏爾·傅里葉 |
政治家 |
工會 |
激進主義者 |
政治運作者
偏執
|
陸海軍將領
展開
姓名 |
類型 |
利益集團 |
意識形態 |
特質 |
軍銜 |
總部區域
|
Honoré Charles Reille |
General |
Armed Forces |
Moderate |
Supply Requisitions Expert
Brave |
0 Commander rank 5 Field Marshal |
Occitania
|
Guillaume Dode de la Brunerie |
General |
Armed Forces |
Reformer |
Innovative
Trench Rat |
0 Commander rank 3 Lieutenant General |
France
|
Thomas Bugeaud |
General |
Rural Folk |
Orléanist |
Supply Requisitions Expert
Ambitious, Cruel |
Commander rank 1 Brigadier General |
Rhine
|
Bertrand Clauzel |
General |
Armed Forces |
Traditionalist |
Offensive Planner
Wrathful |
Commander rank 1 Brigadier General |
North Africa
|
Guy-Victor Duperré |
Admiral |
Armed Forces |
Moderate |
Experienced Naval Commander
Dockyard Organizer |
0 Commander rank 3 Vice Admiral |
France
|
Charles Baudin |
Admiral |
Armed Forces |
Moderate |
Experienced Naval Commander
Diplomat
Tactful |
0 Commander rank 3 Vice Admiral |
Occitania
|
外交
France is
rivaled by Great Britain and is owed an File:Obligation.png obligation from
希臘. 沒有結果 is a
protectorate of France.
France has
active interests in France, Occitania, Rhine, North Africa, Italy, Gran Colombia, Caribbean, Zanj, and South India. It has
declared interests in England, Iberia, North Germany, South Germany, The Baltic, Nile, Dixie, Mexico, and Senegal. France has one additional declared interest available at the start of the game.
經濟
初始數據
數據 |
初始值 |
排名
|
GDP |
28.4M |
5
|
人口 |
34.5M |
5
|
識字率 |
39.4% |
23
|
生活水平 |
掙扎 (9.1) |
187
|
地區
France
展開
Name |
Type |
Homelands
|
Arable Land
|
Resources
|
State Traits
|
Size |
Uses
|
 |
 |
 |
 |
 |
 |
|
Île-de-France |
36px |
French
|
30
|
30px
30px
|
4 |
— |
— |
— |
— |
— |
—
|
Site of The Eiffel Tower
展開 30px
- +15
Infrastructure
|
Brittany |
36px |
French Breton
|
100
|
30px
30px
|
11 |
— |
— |
— |
— |
15 |
—
|
展開 30px
- +15
Infrastructure
|
Burgundy |
36px |
French
|
90
|
30px
30px
|
9 |
— |
33 |
— |
— |
— |
—
|
展開 30px
- +15
Infrastructure
|
Champagne |
36px |
French
|
80
|
30px
30px
|
11 |
— |
21 |
— |
— |
— |
—
|
|
Franche-Comté |
36px |
French
|
90
|
30px
30px
|
9 |
— |
20 |
— |
— |
— |
—
|
|
French Low Countries |
36px |
French Flemish
|
100
|
30px
30px
|
3 |
100 |
— |
— |
— |
6 |
—
|
|
Lorraine |
36px |
French
|
55
|
30px
30px
|
17 |
— |
60 |
45 |
40 |
— |
—
|
|
Maine-Anjou |
36px |
French
|
112
|
30px
30px
|
11 |
— |
30 |
— |
— |
— |
—
|
展開 30px
- +15
Infrastructure
|
Normandy |
36px |
French
|
90
|
30px
30px
|
8 |
— |
30 |
— |
— |
13 |
5
|
展開 30px
- +15
Infrastructure
|
Orléanais-Berry |
36px |
French
|
70
|
30px
30px
|
7 |
— |
— |
— |
— |
— |
—
|
展開 30px
- +15
Infrastructure
|
Picardy |
36px |
French
|
60
|
30px
30px
|
4 |
— |
— |
— |
— |
1 |
—
|
|
Poitou-Saintonge |
36px |
French
|
60
|
30px
30px
|
5 |
— |
— |
— |
— |
6 |
—
|
|
Occitania
展開
Name |
Type |
Homelands
|
Arable Land
|
Resources
|
State Traits
|
Size |
Uses
|
 |
 |
 |
 |
|
Aquitaine |
36px |
French Occitan
|
80
|
30px
30px
|
14 |
60 |
— |
— |
11
|
|
Auvergne-Limousin |
36px |
French Occitan
|
70
|
30px
30px
|
8 |
56 |
15 |
— |
—
|
|
Guyenne |
36px |
French Occitan
|
80
|
30px
30px
|
9 |
— |
— |
— |
—
|
|
Languedoc |
36px |
French Occitan
|
90
|
|
6 |
— |
— |
— |
8
|
|
Provence |
36px
36px |
French Occitan
|
60
|
|
7 |
— |
— |
— |
12
|
展開 30px
- +15
Infrastructure
展開 30px
- +10.0% Shipyards building Throughput
- +2 Port Max Level, +10 Naval Base Max Level
|
Rhône |
36px |
French Occitan Franco-Provençal
|
90
|
|
14 |
100 |
36 |
36 |
—
|
展開 30px
- +15
Infrastructure
|
Other European/North Africa
展開
Name |
Type |
Homelands |
Region
|
Arable Land
|
Resources
|
State Traits
|
Size |
Uses
|
 |
 |
 |
 |
 |
 |
|
Alsace-Lorraine |
36px |
French South German Alemannic |
Rhine
|
60
|
30px
30px
|
17 |
60 |
60 |
— |
— |
— |
—
|
展開 30px
- +20
Infrastructure
|
Corsica |
36px |
Corsican |
Italy
|
10 |
30px
|
7 |
— |
— |
— |
— |
6 |
—
|
|
Algiers |
36px
36px |
Maghrebi Amazigh |
North Africa
|
82
|
|
6 |
— |
10 |
7 |
— |
8 |
—
|
展開 30px
- −15%
Stat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 −15%
Infrastructure
|
Constantine |
36px
36px |
Maghrebi Amazigh |
North Africa
|
99
|
30px
30px
|
6 |
— |
55 |
19 |
18 |
4 |
(5)
|
展開 30px
- −15%
Stat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 −15%
Infrastructure
|
Oran |
36px
36px |
Maghrebi Amazigh |
North Africa
|
53
|
30px
30px
|
3 |
— |
12 |
— |
— |
5 |
—
|
展開 30px
- −15%
Stat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 −15%
Infrastructure
|
Overseas colonies
展開
Name |
Type |
Homelands |
Region
|
Arable Land
|
Resources
|
State Traits
|
Size |
Uses
|
 |
 |
 |
 |
 |
 |
 |
|
West Indies |
36px
36px |
Afro-Antillean Afro-Caribbean |
Caribbean
|
30
|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
— |
— |
— |
8 |
— |
— |
— |
(20)
|
|
Guyanana |
36px
36px |
Amazonian Afro-Antillean Afro-Caribbean |
Gran Colombia
|
30
|
|
11 |
— |
— |
6 |
— |
(12) |
(8) |
(5)
|
展開 30px
- +25% Building
Hardwood output
- −33%
Infrastructure
- −33%
Stat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
Ivory Coast |
36px
36px
36px |
Akan Senufo Dyula |
Senegal
|
50
|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
14 |
— |
— |
5 |
— |
— |
(22) |
(5)
|
展開 30px
- −90% Colony Growth Speed in non-Homeland States
- +15% Mortality in non-Homeland States
|
Senegal |
36px
36px
36px |
Fulbe Wolof Mande Dyula |
Senegal
|
60
|
|
— |
30 |
40 |
6 |
— |
— |
(16) |
—
|
展開 30px
- −90% Colony Growth Speed in non-Homeland States
- +15% Mortality in non-Homeland States
|
Madras |
36px
36px
36px |
Tamil Kannada |
South India
|
375
|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30px
|
20 |
36 |
— |
18 |
— |
— |
— |
—
|
展開 30px
- +10.0% Shipyards building Throughput
- +2 Port Max Level, +10 Naval Base Max Level
|
Indian Ocean Territory |
36px
36px |
— |
Zanj
|
15
|
|
— |
— |
— |
6 |
5 |
— |
— |
—
|
|
工業與資源
- 工業
- 待補充
- 資源
- 待補充
軍事
France starts with the
Professional Army law.
France starts with 187 regular
battalions and 195 conscript battalions available; all battalions except five in Corsica and two in Algiers use the same production methods:
,
Mobile Artillery, File:Method cavalry scouts.png Cavalry Scouts, File:Method standardized infantry.png Standardized Infantry, and
Wound Dressing. The five battalions in Corsica use
Line Infantry instead, and the two in Algiers use
Irregular Infantry and
Cannon Artillery instead.
France starts with 80
flotillas, all using the same production methods:
Man O' War, File:Method escort frigates.png Escort Frigates,
Commerce Raiders, and
Power of the Purse.
策略與指南

以下內容為
諸多玩家中的一員所給出的,關於
法蘭西的策略建議。請注意,由於遊戲的動態機制,這些內容對其他玩家而言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展開。
- 概述:
法蘭西在《維多利亞3》中是列強之一,並有成為歐洲乃至世界霸主的潛力。對法蘭西來說,玩家的基本目標應是穩固自己列強地位,擴張你的領土並增強你的工業與科技實力。
- 開局定位:
在遊戲開局,立憲君主君臨法國,國富兵強,蠶食亞非。然其內有政局動盪、山雨欲來之勢,外有英德環飼、待時而動;人民漸眾而財貨日寡,事力益勞而供養漸薄,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早期遊戲策略:
鞏固強權地位、擴大勢力範圍應是玩家的首要任務。以此為出發點,以下幾個方面應是格外需要關注的:
- 政局穩定:君主「立憲」之管弦嘔啞,而人民之聲始終難平。為了維持穩定,你的政府應保留一定的民主色彩,並能及時對人民之聲做出回應。
- 外交:法國有數個潛在對手,其中以英德為甚。若想避免爭端,不妨與鄰國(暫時)永結盟好——至少與她們和睦相處。
- 殖民政策:法國在亞非均有數個殖民地,是法國商品忠實的原材料提供商與客戶。為了提升法蘭西在殖民地的存在,玩家應在殖民地興修基建、增加駐軍並調節與其他列強的利益。
- 工業與科技:法國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但仍有發展空間。為了提高生產與生產效率,玩家可以研發科技、投資發展、建設工廠、鐵路,同時可以鼓勵移民和城市化。
- 中期策略:
進入中期,政局已定,兵甲已足,正當逐鹿歐洲、統御萬邦之時。為了實現這一雄心,玩家應關注以下幾點:
- 擴軍:法蘭西軍隊獨步天下,但其兵鋒尚可繼續淬鍊。研究軍事科技、建立海軍、擴張軍隊是當務之急。
- 逐鹿歐洲:比利時、尼德蘭與意大利是法國的幾個擴張方向。在吞併它們時,既可遣兵征伐,犁庭掃穴;亦可於談判桌前,不戰而屈人之兵。
- 統御七海:法蘭西在亞洲與非洲仍有強大的擴張潛力。通過外交與軍事手段,玩家可以鯨吞當地土著與其他殖民國家的土地。
- 工業化:法蘭西的工業化在中期應有進一步的擴張。玩家應繼續聚焦於基礎設施的改良、科技的發展,同時通過稅收優惠與適當的貿易協定來刺激經濟增長。
- 後期策略:
決勝之時已然來臨,鹿死誰手終有定論。法蘭西在此時應當是歐陸乃至世界的霸主。為了鞏固法蘭西的地位,玩家應當:
- 文化影響:法蘭西的文化與藝術聞名於世。為了鞏固法蘭西的影響力,法蘭西應加大在文化機構上的投資,並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移民。
- 科研:法國有着悠久的科研傳統,在遊戲後期更應如此。為了在科技方面領先世界,玩家應加大科研投資,尤其是工業與軍事科技的研究。
- 超越歐羅巴:法國有成為世界霸主的潛質。為了使之成為現實,玩家應聚焦於殖民地與海軍的發展,同時可以與其他力量結盟。
- 工業效率:在遊戲後期先進的科技與現代化的工廠的加持下,法蘭西應當成為世界工廠。當然,繼續投資建造部門可以讓你對其他國家的優勢繼續拉大。
阻止普魯士或奧地利成立德意志將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普魯士領導的「小德意志」已然勢不可當,若由奧地利成立「大德意志」,那毫無疑問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威脅。在漢諾威與英國斷絕關係之後,搶占先機附庸她,即使其他列強的干預是難以避免的。
成就
Belle Époque
美好年代
以法蘭西開局,擁有世界最高的人均GDP和創新力產出。
Crush the Commune
粉碎公社
作為法蘭西,擊敗巴黎公社的叛亂
Hexagon No More
不再是六邊形
完成法國的自然疆界日誌條目
It Never Ends
永無止境
鞏固波拿巴王朝,成為共和國,並且消滅君主制
Educated
阿勒曼尼根本不存在
作為法國,阻止德意志統一直到1930年
The Paris Commune
巴黎公社
以法國開局,成為委員會共和制,並採用計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