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度

本頁面所適用的版本可能已經過時,最後更新於1.8

接納度(英文:Acceptance)代表了一類人群在本國內被如何對待。人群的接納地位(英文:acceptance status)主要由其文化宗教,以及人群所在國家相關公民權教會與國家 法律組所決定的。

人群的接納度數值介於0到100之間,決定了人群的接納地位。

接納地位

地位 接納度 移民傾向
Violent Hostility暴力對抗 0-19 100
Cultural Erasure文化抹除 20-39 100
Open Prejudice公開歧視 40-59 50
Second-class Citizen二等公民 60-79 20
Full Acceptance完全接納 80-100 0

接納地位由低到高共有五個等級。

公民權法律對每個等級都有不同作用,例如禁止投票或允許同化,以及對工資、政治力量、忠誠度和激進度的影響。

除法律影響之外,人群在 State status homeland.png 文化本土 額外擁有 +10 接納度。反之,當一個新的文化社群在某個地區剛剛建立時,該文化社群的人群將擁有一個初始的 −30 接納度懲罰,但隨著時間推移,該懲罰會每月減少 0.25 直到 0

每級接納地位擁有基礎移民傾向值,當人群接納度更高時,移民傾向就會降低。

在戰爭期間因戰鬥或損耗死亡的人群,會根據其在戰爭雙方國家的接納地位影響戰爭雙方的厭戰度,且會與犧牲造成的厭戰度疊加。

暴力對抗

Acceptance tier1.png

擁有這種身份的人群遭到如此公開的蔑視、誹謗和迫害,以至於普通民眾寧願將他們從地球上抹去,也不願浪費精力和時間將他們融入社會。

處於該接納地位的人群基礎移民傾向為 100。在戰爭中犧牲時不會獲得額外厭戰度。

文化抹除

Acceptance tier2.png

擁有這種身份的人群發現自己處於主體民族社會的鐵蹄之下,該社會的主要目標是抹去這些人獨特的文化、傳統和信仰體系。只有在那之後,主體民族才會開始探索如何將這些人同化到主流社會。

處於該接納地位的人群基礎移民傾向為 100。在戰爭中犧牲時不會獲得額外厭戰度。

公開歧視

Acceptance tier3.png

擁有這種身份的人群被允許與社會其他成員一起生活。然而,這種看似中立的共存狀態是以其自身的風格習慣和信仰體系持續受到上層人士的審視和否定為代價的。

處於該接納地位的人群基礎移民傾向為 50。在戰爭中犧牲時,所在國額外獲得 150% 厭戰度,敵國不獲得額外厭戰度

二等公民

Acceptance tier4.png

擁有這種身份的人群名義上享有許多社會福利。但即便如此,他們仍然被社會視為和對待為下等人,常常面臨歧視、權利受限以及獲取資源和機會的渠道受阻。

處於該接納地位的人群基礎移民傾向為 20。在戰爭中犧牲時,所在國額外獲得 150% 厭戰度,敵國額外獲得 50% 厭戰度。

完全接納

Acceptance tier5.png

擁有這種地位的人群是社會完全接納的成員,享有無限的社會流動性和優越的穩定性。他們的核心價值觀、信仰體系和社會經濟聲譽塑造了整個社會結構,而其他人都在努力向其看齊。

處於該接納地位的人群基礎移民傾向為 0。在戰爭中犧牲時,額外獲得 300% 厭戰度。

提示

  • 在遊戲過程中,要儘可能向公民權和宗教法律更自由的方向改革。With Law cultural exclusion.png Cultural Exclusion and Law total separation.png Total Separation, base acceptance is +35, which usually sets minimum acceptance at the level of Cultural Erasure, even with penalties.
  • In particular, Law state religion.png State Religion should be repealed when possible, as it is likely to push acceptance to Violent Hostility, due to its base acceptance value of −25 for most religions.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