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 修正 | 属性 | |
---|---|---|---|
国家类型是(无法识别“松散部族”,请查阅Template:概念) | |||
+200 |
启用时:
|
禁用法律: | |
+100 |
启用时: |
需求科技: | |
启用时: |
|||
|
|||
|
|||
无编辑摘要 |
小 (→种姓支配权) |
||
(未显示4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 |||
第17行: | 第17行: | ||
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权威。决定了什么人是国家元首。 | 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权威。决定了什么人是国家元首。 | ||
<tabber> |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
! width= | ! width=30% | 法律 | ||
! width= | ! width=40% colspan="2"| 修正 | ||
! width= | ! width=30% | 属性 | ||
|- id="酋邦制" | |- id="酋邦制" | ||
|{{图标框|酋邦制|一种以亲属关系为基础、前工业化时代的等级制政治制度,由军阀或显赫家族的长者担任元首。没有能力对整个国家进行有效的集中控制。|image=Law chiefdom.png}}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图标框|酋邦制|一种以亲属关系为基础、前工业化时代的等级制政治制度,由军阀或显赫家族的长者担任元首。没有能力对整个国家进行有效的集中控制。|image=Law chiefdom.png}}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width=20%| | ||
{{绿字|+100}} {{概念|权威力}}<br> | |||
{{绿字|+20}} 令国家元首所属利益集团执政而获得的{{概念|合法性}}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国家类型是{{概念| 松散部族}}<br> | |||
{{ 红字| ※正常游戏无法使用}} | |||
|- id="君主制" | |- id="君主制"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图标框|君主制|一种以贵族王朝代表国民认同的统治形式,其行政权力属于王朝的皇家元首。|image=Law monarchy.png}}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绿字|+200}} {{概念|权威力}}<br> | |||
{{绿字|+20}} 令国家元首所属利益集团执政而获得的{{概念|合法性}}<br> | |||
{{红字|+10%}} 政府意识形态惩罚<br> | |||
'''+25%''' {{概念|地主}}政治力量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启 用 时 : | |||
* 如果{{ 国旗| 法兰西}} 尚未巩固 统治 ,启用分裂的君主 主义者 日志 |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 红字| 禁用}} 法律:<br> | |||
{{概念| 无政府}} | |||
|- id="总统共和制" | |- id="总统共和制"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图标框|总统共和制|一种权力由人民与民选代表掌握的政治制度。由被选举或被提名产生的总统担任共和国的国家元首。|image=Law presidential_republic.png}}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绿字|+100}} {{概念|权威力}}<br> | |||
{{绿字|+10}} 基于选票的{{概念|合法性}}<br> | |||
{{绿字|+10}} 令国家元首所属利益集团执政而获得的{{概念|合法性}}<br> | |||
{{红字|+20%}} 政府意识形态惩罚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启用时 : | |||
*{{ 国旗| 法兰西}} 共和轮次+1<ref>调节 政 府类型显示为第二/三/四共和国</ref> | |||
* 所有{{概念| 立宪主义者}} 转变为{{概念|共和主义 者ig}} | |||
* | |||
*{{概念|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需求'''科技:<br> | |||
{{概念| 民主}} | |||
|- id="议会共和制" | |- id="议会共和制"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图标框|议会共和制|一种权力由人民与民选代表掌握的政治制度。由被称作总理的立法机关领袖担任国家元首。|image=Law parliamentary_republic.png}}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图标|Legitimacy}} {{绿字|+20}} 基于 选票的合法性<br> | |||
{{图标|Legitimacy}} {{绿字|+20}} | {{绿字|+1}} 每个额外的执政利益集团或党派带来的合法性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 | 启用时 : | ||
*{{ 国旗|法 兰西}}共和 轮次+1 | |||
* 所有{{概念| 立宪主义者}} 转变为{{概念|共和主义 者ig}} | |||
* | |||
* {{概念|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红字|禁用}}法律:<br> | |||
{{概念| 独裁制}}<br><br> | |||
''' 需求''' 科技:<br> | |||
{{概念| 民 主}} | |||
|- id="神权制" | |- id="神权制"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图标框|神权制|政府由神职人员按他们对神圣经文的解释来统治。国家元首名义上是一名教士,但在实践层面上是一名基于功绩、地位或出身选择的世俗代表。|image=Law theocracy.png}}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绿字|+200}} {{概念|权威力}} | *{{绿字|+200}} {{概念|权威力}} | ||
*{{图标|Devout}} '''+25%''' 虔信者政治力量 | *{{图标|Devout}} '''+25%''' 虔信者政治力量 | ||
第152行: | 第86行: | ||
*{{红字|+10%}} 政府意识形态惩罚 | *{{红字|+10%}} 政府意识形态惩罚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分栏| | {{分栏| | ||
进步性:-50 | 进步性:-50 | ||
禁用法律: | |||
{{概念|完全分离}} | {{概念|完全分离}} | ||
可能政治运动: | |||
* {{概念|独裁制}} | |||
* {{概念|议会共和制}} | |||
* {{概念|总统共和制}} | |||
* {{概念|委员会共和制}} | |||
人群支持: | |||
* 基础:0 | |||
* {{概念|虔信者}}:+0.33 | |||
AI:统治者有{{概念|虔信者}}意识形态 | |||
|2}} | |2}}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id="委员会共和制"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图标框|委员会共和制|一种由工人选举代表进入地方委员会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将工作场所的组织架构带到了一般政府部门。|image=Law council_republic.png}}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 | * {{图标|Legitimacy}} {{绿字|+10}} 政府总票数产生的合法性 | ||
* {{绿字|+1}} 政府规模 容量 | |||
* {{绿字|-10%}} 政府意识形态惩罚 | |||
* | |||
* | |||
* {{概念|工会}} {{绿字|+25%}} 工会政治力量 | * {{概念|工会}} {{绿字|+25%}} 工会政治力量 | ||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分栏| | {{分栏| | ||
进步性:200 | 进步性:200 | ||
第213行: | 第132行: | ||
* 下层阶级:0.05 | * 下层阶级:0.05 | ||
AI:统治者有{{概念|共产主义者}} | AI:统治者有{{概念|共产主义者}}/{{概念|无政府主义者}}/{{概念|先锋 队 主义者}}意识形态 | ||
|2}} | |2}}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id="法团国家"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图标框|法团国家|一种基于官方认可的法团之间制度化合作的政治体系。国家充当不同社会阶层的协商平台。|image=Law corporate_state.png}}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概念| | * '''+25%''' {{概念| 小市民}} 政治力量 | ||
*{{概念| | * {{绿字|+100}} {{概念| 权威力}} | ||
|- | * {{绿字|+2}} 政府规模容量 | ||
|style=" | * {{绿字|-25%}} 政府意识形态惩罚 | ||
| | * {{概念|工会}} {{绿字|+25%}} 工会政治力量 | ||
*{{概念| | |||
*{{概念|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概念| | {{分栏| | ||
| | 进步性:50 | ||
} | |||
需求: | |||
*已研发 {{iconify|corporatism|Invention|法团主义}} | |||
可能的政治运动: | |||
* {{概念| 议会共和制}} | |||
* {{概念| 总统共和制}} | |||
人群支持: | |||
* 基础:0 | |||
* 下层阶级:0.05 | |||
AI:统治者有{{概念| 法西斯主义 者}}/{{概念|法团主义者il}}意识形态 | |||
|2}} | |||
|} | |||
|-| | |||
支持与意见= | |||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
! width=30% | 法律 | |||
! width=25% | 支持度 | |||
! width=45% colspan="2"| 意识形态意见 | |||
|} | |||
</tabber> | |||
== 权力分配 == | == 权力分配 == | ||
第432行: | 第380行: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接纳所有与主流文化拥有'''同一传承文化特质'''及'''同一文化特质'''或的文化<br> | 接纳所有与主流文化拥有'''同一传承文化特质'''及'''同一文化特质'''或的文化<br> | ||
{{图标|authority}} {{绿字|+ | {{图标|authority}} {{绿字|+150}}权威力<br> | ||
{{绿字|-15%}}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降低带来的激进派<br> | {{绿字|-15%}}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降低带来的激进派<br> | ||
{{绿字|+15%}}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产生的效忠派<br> | {{绿字|+15%}}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产生的效忠派<br> | ||
第441行: | 第389行: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图标框|种族隔离|不同传承的异族文化会受到歧视。|image=Law racial_segregation.png}}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图标框|种族隔离|不同传承的异族文化会受到歧视。|image=Law racial_segregation.png}}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接纳所有与主流文化拥有'''同一传承特质'''的文化<br> | 接纳所有与主流文化拥有'''同一 文化 传承特质'''的文化<br> | ||
{{图标|authority}} {{绿字|+ | {{图标|authority}} {{绿字|+100}}权威力<br> | ||
{{绿字|-10%}}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降低带来的激进派<br> | {{绿字|-10%}}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降低带来的激进派<br> | ||
{{绿字|+10%}}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产生的效忠派<br> | {{绿字|+10%}}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产生的效忠派<br> | ||
第451行: | 第399行: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图标框|文化排斥|与主流文化毫无共同之处的异族文化会受到歧视。|image=Law cultural_exclusion.png}}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图标框|文化排斥|与主流文化毫无共同之处的异族文化会受到歧视。|image=Law cultural_exclusion.png}} |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style="border-top:solid lightgrey"| | ||
接纳所有与主流文化拥有'''同一 | 接纳所有与主流文化拥有'''同一 文化 特质'''的文化<br> | ||
{{图标|authority}} {{绿字|+ | {{图标|authority}} {{绿字|+50}}权威力<br> | ||
{{绿字|-5%}}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降低带来的激进派<br> | {{绿字|-5%}}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降低带来的激进派<br> | ||
{{绿字|+5%}}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产生的效忠派<br> | {{绿字|+5%}} 已接纳文化[[生活水平]]提升产生的效忠派<br> | ||
第711行: | 第659行: | ||
|} | |} | ||
</tabber> | </tabber> | ||
== 种姓支配权 == | |||
基于英属印度种姓制度,对社会成员权利的剥夺。 | |||
注意,该法律仅在实施 ''[[职业#英属印度种姓制度|英属印度种姓制度]]'' 的国家启用。 | |||
{| class="mildtable sortable plainlist" width="100%" | |||
! width="20%" |法律 | |||
! width="20%" |需求 | |||
! class="unsortable" width="35%" |修正 | |||
! 利益集团意见 | |||
|- id="实施种姓制度" | |||
|{{图标框|实施种姓制度|种姓等级制度在法律上强制实行,阻碍了社会经济向上的流动性。|image=Law social_hierarchy_enforced.png}} | |||
| | |||
| | |||
*{{icon|bureaucracy}} {{绿字|−25%}} 人口行政力花费乘数 | |||
* '''+25%''' {{概念|地主}} 政治力量 | |||
{{tooltip|种姓修正|style=width:max-content; padding:5px; border-radius: 5px; margin:12px 0px 0px -25px;| | |||
* 婆罗门 | |||
** {{红字|−5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外资质增长 | |||
** {{绿字|+80}} 最低接纳度 | |||
* 刹帝利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100%}} 社会阶级外资质增长 | |||
** {{绿字|+20}} 最低接纳度 | |||
** {{红字|+79}} 最高接纳度 | |||
* 吠舍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100%}} 社会阶级外资质增长 | |||
** {{绿字|+20}} 最低接纳度 | |||
** {{红字|+79}} 最高接纳度 | |||
* 首陀罗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100%}} 社会阶级外资质增长 | |||
** {{红字|+59}} 最高接纳度 | |||
* 达利特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100%}} 社会阶级外资质增长 | |||
** {{红字|+59}} 最高接纳度 | |||
}} | |||
*{{icon|info}} 所有人群将立即重新确定他们支持的利益集团 | |||
| | |||
*{{icon|Armed Forces|3=1}} {{绿字|支持}} | |||
*{{icon|Landowners|3=1}} {{绿字|坚决支持}} | |||
*{{icon|Petite Bourgeoisie|3=1}} {{红字|反对}} | |||
*{{icon|Rural Folk|3=1}} {{红字|坚决反对}} | |||
*{{icon|Trade Unions|3=1}} {{红字|坚决反对}} | |||
|- id="种姓制度法典化" | |||
|{{iconbox|种姓制度法典化|种姓等级制受到认可,用来限制社会经济向上的流动性。|image=Law social_hierarchy_codified.png}} | |||
| | |||
| | |||
*{{icon|bureaucracy}} {{绿字|−15%}} 人口行政力花费乘数 | |||
* '''+15%''' {{概念|地主}} 政治力量 | |||
{{tooltip|种姓修正|style=width:max-content; padding:5px; border-radius: 5px; margin:12px 0px 0px -25px;| | |||
* 婆罗门 | |||
** {{红字|−5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外资质增长 | |||
** {{绿字|+80}} 最低接纳度 | |||
* 刹帝利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10%}} 资质增长 | |||
** {{绿字|+20}} 最低接纳度 | |||
** {{红字|+79}} 最高接纳度 | |||
* 吠舍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10%}} 资质增长 | |||
** {{绿字|+20}} 最低接纳度 | |||
** {{红字|+79}} 最高接纳度 | |||
* 首陀罗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20%}} 社会阶级外资质增长 | |||
** {{红字|+59}} 最高接纳度 | |||
* 达利特 | |||
** {{红字|−80%}} 社会阶级内资质增长 | |||
** {{红字|−20%}} 社会阶级外资质增长 | |||
** {{红字|+59}} 最高接纳度 | |||
}} | |||
*{{icon|info}} 所有人群将立即重新确定他们支持的利益集团 | |||
| | |||
*{{icon|Armed Forces|3=1}} {{绿字|支持}} | |||
*{{icon|Landowners|3=1}} {{绿字|支持}} | |||
*{{icon|Petite Bourgeoisie|3=1}} {{红字|反对}} | |||
*{{icon|Rural Folk|3=1}} {{红字|反对}} | |||
*{{icon|Trade Unions|3=1}} {{红字|坚决反对}} | |||
|- id="不实施种姓制度" | |||
|{{iconbox|不实施种姓制度|种姓上的社会经济流动性并不受到法律的限制,但歧视可能仍然存在。|image=Law social_hierarchy_not_enforced.png}} | |||
| | |||
| | |||
{{tooltip|种姓修正|style=width:max-content; padding:5px; border-radius: 5px; margin:12px 0px 0px -25px;| | |||
* 婆罗门 | |||
** {{绿字|+80}} 最低接纳度 | |||
* 刹帝利 | |||
** {{红字|−5%}} 文化接纳度 | |||
* 吠舍 | |||
** {{红字|−5%}} 文化接纳度 | |||
* 首陀罗 | |||
** {{红字|−10%}} 文化接纳度 | |||
* 达利特 | |||
** {{红字|−10%}} 文化接纳度 | |||
}} | |||
*{{icon|info}} 所有人群将立即重新确定他们支持的利益集团 | |||
| | |||
*{{icon|Armed Forces|3=1}} '''不在意''' | |||
*{{icon|Landowners|3=1}} {{红字|反对}} | |||
*{{icon|Petite Bourgeoisie|3=1}} '''不在意''' | |||
*{{icon|Rural Folk|3=1}} '''不在意''' | |||
*{{icon|Trade Unions|3=1}} '''不在意''' | |||
|- id="平权法案" | |||
|{{iconbox|平权法案|采取积极措施创造公平的社会经济形势,优先考虑以前被边缘化的群体。|image=Law affirmative_action.png}} | |||
|已制定 {{概念|禁止蓄奴}} | |||
| | |||
* {{icon|radical}} {{红字|+20%}} {{acceptance|完全接纳}}地位的激进度提高 | |||
{{tooltip|种姓修正|style=width:max-content; padding:5px; border-radius: 5px; margin:12px 0px 0px -25px;| | |||
* 婆罗门 | |||
** 无修正 | |||
* 刹帝利 | |||
** {{绿字|+5%}} 受教育机会 | |||
** {{绿字|+5%}} 文化接纳度 | |||
* 吠舍 | |||
** {{绿字|+5%}} 受教育机会 | |||
** {{绿字|+5%}} 文化接纳度 | |||
* 首陀罗 | |||
** {{绿字|+15%}} 受教育机会 | |||
** {{绿字|+15%}} 文化接纳度 | |||
* 达利特 | |||
** {{绿字|+15%}} 受教育机会 | |||
** {{绿字|+15%}} 文化接纳度 | |||
}} | |||
*{{icon|info}} 所有人群将立即重新确定他们支持的利益集团 | |||
| | |||
*{{icon|Armed Forces|3=1}} {{红字|反对}} | |||
*{{icon|Landowners|3=1}} {{红字|坚决反对}} | |||
*{{icon|Petite Bourgeoisie|3=1}} '''不在意''' | |||
*{{icon|Rural Folk|3=1}} '''不在意''' | |||
*{{icon|Trade Unions|3=1}} {{绿字|支持}} | |||
|} | |||
== 教会与国家 == | == 教会与国家 == |
2025年3月17日 (一) 23:16的最新版本
- 参见:法律
权力结构法律决定方方面面国家事物中何者居于统治地位。
治理原则是最为基础性的体制,例如君主制或议会共和制等,此类决定了国家元首的人选,以及其肩上扛了谁的担子。
权力分配的光谱涵盖了从独裁制到寡头制,投票权一路延伸下去,直至普选。
公民权及教会与国家法律规定哪些人群因其文化或宗教在该国受到法律歧视。
官僚体制的原则——例如世袭官僚制或选举官僚制——决定了管理国内公民及其管理机构的成本,但也可直接让一些群体受益。
军队类型让玩家在战争时期培养一部分平民劳动力作为士兵,而国内安全则是管理内务反叛乱机构的运作方式。
治理原则
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权威。决定了什么人是国家元首。
权力分配
政治权力是如何被分配的。这决定国家元首对谁负责。
法律 | 需求 | 修正 | 改制限制 | 利益集团意见 |
---|---|---|---|---|
无 | ||||
无 | ||||
无 | ||||
|
||||
公民权
扩展公民权。
法律 | 修正 | 属性 |
---|---|---|
只能接纳一种主流文化 |
需求科技: | |
接纳所有与主流文化拥有同一传承文化特质及同一文化特质或的文化 |
||
接纳所有与主流文化拥有同一文化传承特质的文化 |
||
接纳所有与主流文化拥有同一文化特质的文化 |
需求法律: | |
接纳所有文化 |
需求法律:
需求科技: |
种姓支配权
基于英属印度种姓制度,对社会成员权利的剥夺。
注意,该法律仅在实施 英属印度种姓制度 的国家启用。
法律 | 需求 | 修正 | 利益集团意见 |
---|---|---|---|
种姓修正
|
|||
种姓修正
|
|||
种姓修正
|
|||
已制定 ![]() |
种姓修正
|
教会与国家
身体的统治者与精神的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法律 | 需求 | 修正 | 改制限制 | 利益集团意见 | 意识形态意见 |
---|---|---|---|---|---|
|
| ||||
|
| ||||
|
| ||||
军队类型
军队类型法律组决定了军队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征召农兵法律代表了中世纪动员兵组织方式的遗留,能减少军用商品花费,从而降低军队维护费用。但该法律允许的兵营和征兵中心都较少,同时增强了地主与贵族的政治力量。玩家通常需要摆脱之。
职业军队和
国家民兵代表了符合时代的两种军队倾向。职业军队允许高达100的兵营最大等级,能让你时刻维持一支威武雄壮的常备军,缺点是平时的军队维护费用过高;国家民兵严格限制和平时期的常备军数目,但战时能动员出更多的征召兵。不考虑经济的情况下,采用职业军队能在单个地块上最多拉出150队,而国家民兵仅能拉出105队,但这通常使不可能的——经济条件限制下,主要国家平均每个地块的兵营一般在10-20个左右,因此职业军队能应付前中期大部分国家的需求。在完全动员的条件下,国家民兵虽然有优势,但动员所需时间、战争成本过大(动员造成军用商品需求陡增,需求陡跌造成的价格波动与就业问题)也成掣肘。一般情况下,只有
美利坚这种地块数量多、体量大、周边国际环境压力不大的国家能承担得起小战常备军、大战动员兵的军队组织风格。
中后期满足科技需求后,对于经济实力和人口都不匮乏的大国来说,兵营与征兵中心全部可达最高值的 大规模征兵是融合两者的最佳选择。
- 进步运动几率:1.5
- 退步运动几率:0.1
法律 | 修正 | 属性 | 意识形态意见 | |
---|---|---|---|---|
进步性:-50 可能政治运动:
|
![]() |
| ||
![]() |
||||
进步性:0 需求:
|
![]() |
| ||
![]() |
| |||
![]() |
| |||
进步性:0 需求:
|
![]() |
|||
![]() |
| |||
![]() |
| |||
{{分栏| 进步性:50 需求:
|
![]() |
| ||
![]() |
||||
![]() |
||||
![]() |
|
官僚体制
如何管理你的国家。
法律 | 需求 | 修正 | 改制限制 | 利益集团意见 | 意识形态意见 |
---|---|---|---|---|---|
无 |
| ||||
无 |
| ||||
|
国内安全
保持国内有序。
法律 | 需求 | 修正 | 改制限制 | 利益集团意见 |
---|---|---|---|---|
无 | 无 | 无 | ||
![]() |
无 | |||
![]() |
无 | |||
无 |
参见
- ↑ 调节政府类型显示为第二/三/四共和国
入门 | 国家 • 维姬百科 • 新手指引 • 教程视频 • 控制台指令 • 用户界面 • 快捷键 • 建筑列表 • 地图模式 |
人口 | 人群 • 接纳度 • 职业 • 生活水平 • 角色 |
法律 | 法律 • 机构 • 法令 • 权力结构法律 • 经济法律 • 人权法律 |
科技 | 科技 • 生产科技 • 军事科技 • 社会科技 |
经济 | 国库 • 建筑 • 生产方式 • 市场 • 殖民 • 商品 • 贸易 • 建筑列表 • 生产方式列表 • 贸易路线 • 船运线路 |
外交 | 外交 • 外交行动 • 外交博弈 • 国家集团 • 附属国 • 国际地位 • 战争目标 |
战争与和平 | 战争总览 • 总部与将帅 • 陆战 • 海战 • 终止战争 • 兵营与海军基地 • 部队征召 |
政治 | 选举 • 政党 • 政治游说团 • 政治运动 • 革命 • 利益集团 • 意识形态 |
其他 | 地区 • 移民 • 基础设施 • 能力 • 事件 |
百科 | 模组制作 • 可下载内容(DLC) • 开发日志 • 成就 • 补丁 • 词汇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