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

本頁面所適用的版本可能已經過時,最後更新於1.9
煉鋼廠的近期就業者變動。

對於一個人群(PoP)來說,最重要的屬性便是他們的職業,這反映了人群(PoP)在他們工作的建築物中所從事的工作類型。人群(PoP)的職業決定了其社會階層,並可能影響其工資、政治實力、它可能有資格從事的其他職業,以及它傾向於支持哪些政治利益集團。鼓勵和扶植特定的人群(PoP)並使他們進入本國所鼓勵的職業是維多利亞3「社會建設」遊戲玩法的關鍵。

職業種類

人群(PoP)共被劃分為15個職業(以及 Pop unemployed.png 失業者)。這些職業根據國家的社會等級制劃分為不同的社會階層。

職業類型 基礎生活水平 工資權重 年度受扶養收入 特性
Pop clerks.png 職員 7 1.5 0.5 +25% 受教育機會
Pop labours.png 勞工 5 1 0.5 默認人口類型
總是可就業(即無資質需求)
Pop machinists.png 技工 7 1.5 0.5
Pop peasants.png 自給農 5 0.2 0.25 其消費按×0.05計入全國消費
無法失業(而是轉化為勞工)
Pop soldiers.png 軍人 7 1.5 0.5 總是可就業(即無資質需求)
Pop slaves.png 奴隸 1 0 0 50% 基礎勞動力比例
需求由工作場所支付
Pop farmers.png 農民 10 2 0.5 10% 基礎投資池貢獻
Pop academics.png 學者 10 4 0.5 +50%受教育機會
Pop bureaucrats.png 官僚 10 4 0.5 +50%受教育機會
Pop clergymen.png 教士 10 3 0.5 +50%受教育機會
20% 基礎投資池貢獻
Pop engineers.png 工程師 10 3 0.5 +25%受教育機會
Pop officers.png 軍官 10 5 0.5
Pop shopkeepers.png 店主 10 3 0.5 20% 基礎投資池貢獻
Pop aristocrats.png 貴族 20 5 0.0 20% 勞動力比例
20% 基礎投資池貢獻
Pop capitalists.png 資本家 20 5 0.0 30% 基礎投資池貢獻

社會等級制

社會等級制(英文:Social hierarchy)決定了不同職業或人群分別屬於哪一社會階級,這些階層又屬於什麼社會階層。目前遊戲中有兩種社會等級制度。除了直接作用於職業之外,這些制度將向每個社會階級和階層提供各種效果和修正。

基礎社會等級

遊戲中默認的社會等級,僅當沒有其他等級制度存在時啟用。

階層 SOL strata poor.png 下等階層 SOL strata middle.png 中等階層 SOL strata upper.png 上等階層
階級 下層階級 中層階級 上層階級
職業
  • Pop clerks.png
  • Pop laborers.png
  • Pop machinists.png
  • Pop peasants.png
  • Pop soldiers.png
  • Pop slaves.png
  • Pop academics.png
  • Pop bureaucrats.png
  • Pop clergymen.png
  • Pop engineers.png
  • Pop farmers.png
  • Pop officers.png
  • Pop shopkeepers.png
  • Pop aristocrats.png
  • Pop capitalists.png

英屬印度種姓制度

在實行該制度的國家,擁有南亞傳承的 Religion hindu.png 印度教人群將被納入這一社會等級系統,其他宗教和其他文化傳承的人群適用默認等級系統。遊戲開始時,該制度僅限 沒有結果及土邦適用,其他國家可以在擁有南亞傳承主流文化、擁有50%以上印度教人口、且為 大不列顛的國旗 大不列顛的附屬國時獲得該制度。當該國擁有少於10%的印度教人口時,該制度將被廢棄。

階層 SOL strata poor.png 下等階層 SOL strata middle.png 中等階層 SOL strata upper.png 上等階層
種姓 達利特 首陀羅 吠舍 剎帝利 婆羅門
職業
Pop slaves.png
Pop laborers.png
Pop machinists.png
Pop soldiers.png
Pop peasants.png
Pop clerks.png
Pop farmers.png
Pop shopkeepers.png
Pop aristocrats.png
Pop capitalists.png
Pop engineers.png
Pop officers.png
Pop academics.png
Pop bureaucrats.png
Pop clergymen.png

資質

下埃及地區的潛在工程師資質人口表。

人群需要具有某些職業的從業資質才能進行該工作。該人群中合資質人口的數量每月更新一次,具體取決於他們當前的屬性與從事相關專業的期望。例如,如果他們有更高的文化、更富有或如果他們在相鄰的領域(如機械師)工作,那麼他們成為工程師的潛力就會增加。只要符合專業要求的資質,潛在工程師的數量就會繼續增加。不同的職業會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成為機械師至少需要基礎教育水平,而成為工程師則需要更高的教育水平。相反,成為貴族的能力與教育無關,而與社會階層和財富有關。

建築物僱用的合格成員將被拆分為屬於新職業的新人群,並且人群(PoP)的勞動力規模將會減少相應的數量。如果某個職業的所有合格成員都被僱用,那麼原有的人群不會為該職業積累更多的人口。新的人群將使其成員保留其舊職業的資質,提供重操舊業的可能。例如,以前是機械師的新聘工程師將保留其機械師資質。此外,如果這些新工程師在成為機械師之前曾經是農民,那麼他們也將保留他們的農民資質。

像所有人群屬性一樣,從業資質在人群分裂、合併、在建築物之間移動、遷移和「死亡」時會跟隨人群。這意味着除非新的人口具有補充特定職業職位的資質,否則當舊人口死亡時,將沒有合格的人口來取代它們。

從業資質的目的是向玩家表明一個人群有什麼樣的就業能力。例如,玩家無法征服一個充滿低文化水平和處於法律上為受歧視地位的人口的地區,然後期望立即在那裏建立一個尖端的製造和貿易中心。這些努力將因無法僱用當地人擔任高素質職位而受到阻礙,這意味着他們必須等待已經具備資質的勞動力從舊領土遷移到那裏,以擔任為他們創造的任何高地位職位。但是,通過建立教育體系,加強官僚機構並完成核心化以將他們的行政範圍擴大到新地區,並改變法律以授予當地居民受承認的公民身份,當地人群就會逐漸具備從業資質。

總之,從業資質是受人群(PoP)的受教育機會和其在法律中的公民地位(以及許多其他因素)影響的。這也是一個將人口按邏輯分類並隨着國家擴張而發展的經濟政治機制,確保人群的法律地位和經濟條件來賦予人群(PoP)的社會流動性。雖然這通常很微妙,但在遇到快速工業化、大規模移民、征服、殖民化和其他劇烈的人口轉移後,它會變得更加明顯。

職業類型 基礎資質因子 修正因子
Pop academics.png 學者
  • 若識字率不低於 20%
    • +(識字率−20%)×20
    • +財富等級/10
  • 否則 −1
Pop aristocrats.png 貴族
  • 若財富等級不低於 15
    • +(財富等級−14)/20
    • +(財富等級-20)/5 (最低 +0)
    • ×(0.5+識字率/2)
  • 否則 −2
Pop bureaucrats.png 官僚
  • 若識字率不低於 20%
    • +(識字率−20%)×20
  • 否則 −1
  • ×2 接納度為 Full Acceptance完全接納時
  • ×1.5 接納度為 Second-class Citizen二等公民時
  • ×5Pop clerks.png 職員Pop clergymen.png 教士
  • ×0.1 接納度低於 Second-class Citizen二等公民時
  • ×0Law serfdom.png 農奴制 下的 Pop peasants.png 自給農
Pop capitalists.png 資本家
  • 若財富等級不低於 10
    • +(財富等級−10)/5
    • +識字率×2
  • 否則 −2
Pop clergymen.png 教士
  • 若識字率不低於 20%
    • +(識字率−20%)×20
  • 否則 −1
Pop clerks.png 職員 +識字率×20
Pop engineers.png 工程師
  • 若識字率不低於 20%
    • +(識字率−20%)×10
    • +財富等級/20
  • 否則 −2
Pop farmers.png 農民
  • 若財富等級不低於 10
    • +財富等級/2 (最高 +15)
  • 否則 −2
Pop labours.png 勞工 N/A N/A
Pop machinists.png 技工 +(識字率-10%)×20 (最低 +0)
Pop officers.png 軍官
  • 若文化被接納或為 Pop soldiers.png 軍人,
    • +(識字率-20%)×10 (最低 +0)
  • 否則 +0
Pop peasants.png 自給農 N/A N/A
Pop shopkeepers.png 店主 +財富−5 (最低 +0)
Pop soldiers.png 軍人 最低 +20 接納度 N/A
Pop slaves.png 奴隸 N/A N/A

工作滿意度

所有人群都擁有對當前職位的工作滿意度值,代表了他們在多大程度上尋找新工作的意願。工作滿意度為正值時,人群更不會考慮換工作或移民,反之則更希望換工作或移民。

來源 數值
基礎不滿 −130
受僱傭 +100
正在領政府工資 +50
剛剛被僱傭 +1000
收入可以負擔支出 +1000
收入低於支出 −100
  • 當前生活水平和下列各值的差距:
    • 最低預期生活水平
    • 本地區本階層平均生活水平
    • 本國本階層平均生活水平
  • 每點±3
  • 每點±2
  • 每點±1
工資與 正常工資的差距 每百分比±1
有成為更高階層資質的百分比 每百分比−1
  • 分紅基礎
    • 乘以與工資相比的百分比
    • 最低分紅
    • 最高分紅
  • +50
  • +0
  • +250

僱傭

建築僱傭人群從事一份新工作,會根據人群目前的職業以及其有資質從事的任何職業決定。建築物無法僱傭不具備相關資質的員工,而無法被任何建築僱傭的的人群處於 Pop unemployed.png 失業狀態。

除了失業人群外,要跳槽到另一個工作中,人群中的成員必須能夠從新工作中獲得比當前工資高至少 10% 的工資。如果新的職業與之前不同,他們也需要滿足該職業所需的資質。

一座建築中擁有多個職業,且各個職業會大致保持一定比例,任何兩個職業之間的充分就業比例差異不得超過 10%。以大學建築為例,大學中擁有學者(或教士)、職員及勞工,除非該大學能夠僱傭至少90%以上學者(或教士)及職員,否則無法僱傭滿勞工[1]。同樣,如果一座建築大量失去了某類員工,如上文舉例中的勞工,則該建築必須同時開始解僱所有其他職業的員工,直到比例再次符合要求。部分建築可以忽視比例招聘規則,主要是自給建築。

根據當前的經濟體制,可以補貼建築以防止其因缺乏利潤等原因解僱員工。

工資

工資是一個極其關鍵的值,因為它決定了受僱員工能拿到多少錢,從而決定了他們能花多少錢,生活水平(SoL)有多高,進而影響地區對移民的吸引力、建築能賺取多少利潤以及生產出的商品成本多少。

每座建築都有一個「正常工資」,該工資會乘以每個職業的工資倍數。因此,如果正常工資為1英鎊,那麼建築勞工、技工、工程師等的工資分別為1英鎊、1.5英鎊和3英鎊。由於建築只能調整其基礎工資,因此所有職業的工資比例保持不變。此外,對於每個低於 Full Acceptance完全接納的等級,其職業民眾的工資會減少 10%,從 Second-class Citizen二等公民-10%Violent Hostility暴力對抗-40% 不等。根據教會與國家法律還有其他修正。

生產建築會根據當前的市場情況調整工資,以最低工資成本實現充分就業。一個似乎急需新員工填補空缺職位的建築物將提高工資,直到所有職位都被填滿或耗盡了超額利潤。建築物不會在有虧本經營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工資。 一棟正在虧損的建築會持續降低工資直到它能夠重新盈利,因此不建議在行業總體處於虧損的狀態下進行擴張。

工資調整導致同一地區的不同建築物競爭可用勞動力。這在實際遊戲中意味着大多數符合執業資質的人口都只能獲得很低的工資(「你不干有的是人干」),並給企業主貢獻出大量的利潤(剩餘價值)。只有當行業發展到需要相互爭奪「有限的合格工人」時,工資才會被迫上漲。

隨着就業的增加,吞吐量也會增加,吞吐量即建築物消耗投入品和生產產出品的程度(生產效率)。根據供需規律,建築物的人均利潤越低,它就越接近充分就業。也就是說,工資的上漲也伴隨着消費的增加,這增加了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更多行業才有可能從出售消費品和服務中獲利。

改變職業

所有的人群(PoP)都有一個職業。建築物需要特定職業的人群(PoP)才能在其中工作,以使它們對經濟和社會產生預期的影響。不同的生產方式會改變建築物中所需的專業職位數量。

玩家可以選擇在哪些地區創造特定的工作崗位,並選擇合適的生產方式加強人群(PoP)的生產效率和產量,並對當地產生對應的影響。在遊戲中,這些選擇所產生的效果是可預期的,你可以在選擇建設工作建築物以及改變生產方式時看到其效益變化。相同的職業,在不同的建築中,對應不同的生產方式,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意味着,就其本質而言,高收入的人群(PoP)並沒有比低收入的人群(PoP)更「高端」——相反,它們都是社會上的一顆螺絲釘,是有機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每一個生產場所中的職業能否正常發揮生產力,都取決於其上下游的其他生產場所中的職業是否正常工作——沒有足夠的勞工來挖煤,工程師就無法製造發動機;沒有裁縫來縫製衣服,店主沒有衣服可賣。

人群(PoP)改變職業是遊戲系統自動完成的,無需玩家直接控制。儘管如此,玩家仍然應該了解其背後的機制。這可以幫助玩家確保其中一個地區的人口能夠提前做好快速工業化前的準備,或者確保他們不會因為急劇的社會變革而造成階層跌落進而引發起義。

參見 

  1. Victoria 3\game\common/defines/00_defines.lua EMPLOYMENT_PROPORTIONALITY_LIMIT
  1. To update page content see reference files in folder Victoria 3\game\common/pop_types
    1. 每個職業都有單獨的 txt 文件定義(按職業命名)。